首页 > 社会政策 > 新闻

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先行

29/05/2015

北京,2015年5月28日——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联合启动了主题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先行的第六届儿童福利周活动。这项为期一周的活动旨在加强儿童、学术界、民间团体、政府之间的讨论,就如何在中国建立起适度普惠性儿童福利制度进行更多的探讨,并倡导国家加大对儿童福利事业的投入。

©UNICEF/China/2015/Shi Ying
建立了困境儿童分类救助制度的三县民政局领导在中国儿童福利周的开幕仪式上介绍经验

今年的《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起草,回顾了过去一年儿童保护与福利事业的成果与挑战。报告凸显了儿童福利政策和措施为广大儿童带来的保障,指出普惠性儿童福利制度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儿童生活保障津贴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层儿童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推广;儿童监护干预司法实践获得了多重突破;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儿童大病救助政策转型被继续推动。上述举措都对改善困境儿童的生活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研究表明,若要满足数以百万计的弱势儿童的实际需要仍需作更大的努力。报告认为贫困儿童生活津贴标准增长缓慢,措施力度有限。报告还指出还有许多儿童仍然面临虐待、贫困及缺乏家庭的照料和支持等多重困境。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验都表明,社工服务以及家庭生活补助能够在保护儿童权利、保障儿童福利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代表苏天明(Tim Sutton)说,有了这些保障,最弱势儿童能够有机会享受到家庭以及社区的关爱,避免遭受忽视和虐待,及时获得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接受教育,充满自信和尊严地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

“赤脚社工(即儿童福利主任)”是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六个大学的专家们共同开展的一项儿童福利试点项目,为在中国偏远和贫困地区为困境儿童提供福利保障工作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服务模式。

该项目于2010年开始启动,最初在5省(河南、四川、山西、新疆和云南)120个村进行试点,以满足当地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迫切需要。随后,项目的服务范围迅速扩展到为项目地区全体孤儿和困境儿童提供支持。生活在本乡本土的儿童福利主任,身处第一线,直接面对困境儿童和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困难并协助他们获得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或社会救助。

(1/2)上一页 下一页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