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故事

凉山特别报道:打破贫困的悖论

20/05/2011

2011年3月,四川凉山—在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沙洛衣达村,12岁的米再和11岁的曲布每天很早就要从家里出发,走一个半小时山路,翻过一座山,八点到达乡中心完小,正好能赶上学校免费提供的早饭。“比家里吃得好,家里吃的是洋芋。”米再说。有时候遇上下雪或下雨天气,两个孩子走路就特别小心。

就在半年前,他们和村里其他八个孩子还在帮家里上山放羊种地。村支书李比弄史到孩子家里劝说父母把孩子送回了学校,他是村里为数不多上过高中的“高材生”,也是一名“儿童福利主任”。

@UNICEF/China/2011/Jerry Liu
2011年3月,一群孩子在上学的路上。

“儿童福利主任”是民政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的“中国儿童福利示范项目”在西部老少边穷地区120个村所设立的岗位,其职责是了解村里的孩子中哪些有特殊困难,并提供相应协助,帮助儿童申请各种帮扶和服务,提供社会心理支持,营养、教育、家庭生产自救和大龄青少年的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深入村级社区、综合全面的儿童社会福利体系,确保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协调良好的基本社会服务,以期最终能够打破世代相袭的贫困圈,并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沙洛衣达村位于海拔2800多米大山深处,由于地处偏远,这个彝族村子里至今没有通电、没有自来水、没有电视机。20世纪50年代以来,凉山彝族群众直接从奴隶制社会形态进入了现代社会,许多人生活在高海拔的山区,保留了较为原始的耕作和畜牧方式。山区家庭平均年收入只有一两千元,一些家庭至今仍保持着人畜共居的居住方式。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官员许文青坦言,要使当地发生根本的改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其中关键是教育”。“我自己也是从内蒙古一个特小的地方出来的,正是教育改变了我整个一生。”许文青说。

©UNICEF/China/2011/Jerry Liu
2011年3月,在风雪中上山放羊的孩子们。

据四川省统计局数据,2009年凉山州平均小学五年巩固率只有71%,即同期入学的每十个孩子中只有七个人能够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业。复学的孩子某天仍会因为要帮家里种地、付不起住校生活费或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而再次辍学,缺乏教育和技能又将使他们陷入和父辈一样的贫困。

“家里很苦,油和盐巴都需要钱,读书以后,到学校去都需要钱,家里供不上。孩子回家还可以帮忙放点羊,这样家里日子比较好过一点,加上这里的教学质量不好,怕供到最后

(1/3)上一页 下一页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