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观点:通过社会网络促进儿童权益

22/02/2012

今天,中国的网民人数已突破5亿,而微博用户达到了2.5亿*。微博正推动着中国慈善公益行业的“扁平化”发展。

社会媒体正在促进公共福祉(“微公益”),网聚成千上万微博用户的微力量,共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尤其是儿童,而此前这通常是主要由政府机构和慈善组织承担的任务。

拥挤不堪的校车、街头流浪儿童、饿着肚子上学的孩子……这些与儿童福利有关、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正通过网友的微博发布、转发和“引爆式”的传播,对问题和解决途径展开求证、讨论和集思广益。最终,这些与孩子相关的事件得到了公众更为广泛的关注,促使民众自发的慷慨解囊和开展救助行动,其中一些公益活动甚至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出台。

公益,不再只是富人们的行为,它变得人人可为,随手可为,再微小也能身体力行。

中国的公益慈善业同样在经历着变革,促进更为透明化运作和公信力。今天,人们不仅仅希望能通过社会网络与彼此联系,更重要的是,能够与通过捐赠受益的孩子们更近距离的交流,得到及时反馈和汇报。如果无法满足捐赠者的意愿和需求,将可能面临声誉受损和丧失信用的风险。

©UNICEF/China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新浪微博页面截图。

微博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下简称UNICEF)提供了一个直接与数以万计的粉丝进行实时对话与沟通的契机。UNICEF先后在中国最大的两个社会媒体平台——新浪(官方微博)和腾迅(官方微博),开设了官方微博,并发起和推动关乎儿童最大利益的建设性对话与讨论。

2011年的“六一”儿童节,UNICEF中国大使、国际著名影星张曼玉通过新浪官方微博帐户与上万名网友进行了“微访谈”,倡导中国儿童福利。

张曼玉的微访谈在一个小时内创纪录地吸引了2000多名网友提问。活动期间,UNICEF新浪微博粉丝从当时的1.7万人增至3.5万人。这是UNICEF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在社会媒体上进行的微访谈直播,对于张曼玉本人来说,也属首次。这次微访谈同样得到了报纸和电视媒体的争相报道。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UNICEF通过此次活动鼓励每个社会公民共同参与话题讨论——如何帮助中国建立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全面改善儿童处境的福利体系。

此外,UNICEF在日常的微博管理中也会提供有趣、富含信息量和互动性的内容,发布有关照料、帮助和保护儿童的信息,以期使儿童权益能成为日常化的微博话题。

例如,2011年“非洲之角”的儿童及其家人遭受到了严重旱灾和饥荒之苦,虽然远隔千万里,但是UNICEF微博倡导无国界的人道主义,呼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和食品短缺问题,这一人道主义危机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其中一条微博被转发了16442次,评论2192条。

此外,UNICEF微博上定期发布的有关妇幼保健、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儿童早期发展等实用信息同样得到了父母们和业内人士的积极响应和转发。

©UNICEF/China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腾讯微博页面截图。

UNICEF希望更多的微博网友能够倾听孩子们自己的声音,并尝试通过实地工作人员和通讯设备,帮助儿童尤其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向微博网友表达自己的担忧、需求和建议,促进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直接沟通与对话。

2011年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来自四川省一个小村庄的孩子们讨论如何防止村里发生自然灾害,他们的讨论意见通过UNICEF微博向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微博粉丝进行了直播。UNICEF今后将继续进行类似的探索和尝试,在涉及儿童的问题上,促进儿童与微博网友的对话。

新媒体在社会动员方面所发挥的强大力量令人振奋。与此同时,一些出于善意初衷、但存在较高风险的微博倡议则可能反而导致弱势儿童处于更为不利的境地,如公布儿童的正面照片、真实姓名和地点等。

2011年年初,UNICEF的一条关于公布处境不利儿童照片需谨慎的微博引发了网友就儿童最大利益问题展开热议。

UNICEF希望继续在有关中国儿童权益的网络讨论中,提供基于儿童权利的视角和国际最佳实践经验。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使用日益流行的摄像手机和新通讯手段,成为维护公众利益的“公民记者”,使越来越多的私人生活进入到公众的视野中,这将对儿童产生较大的影响。

通过社会媒体进行动员,鼓励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对于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将发挥极大的助力。就一些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展开积极、具有建设性、尊重彼此的对话,有助于引发社会关注,改善儿童的处境。发展型机构有责任与公众分享基于事实、适当和实用的信息。

要缩小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差距,让所有的人群都能从发展中受益,需要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共同努力。UNICEF 将继续与每一个人携手努力,正如张曼玉在微访谈中所说,“每一个都有责任和一个角色,去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

*截至201112月底,据2012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撰稿:徐鑫

月捐计划

单次捐款

立即行动

注 册

贺卡与礼物

分 享

订阅我们的邮件,了解我们的援助工作取得的最新进展。